术语表

100% 归一化校正方法

这是一种校正 LA 分析中使用的定量结果的方法。 通过将结果乘以系数来进行校正,使得基质成分的浓度为100%,或1,000,000 ppm。 例如,假设您测量由几乎 100% 金属 A 和痕量成分 B 和 C 组成的样品,并获得以下结果。

校正前

A:1,230,000 ppm

B:55.0ppm

C:37.0ppm

将整体乘以 1/1.23,使基质成分 A 为 1,000,000ppm。

校正后

A:1,230,000×(1/1.23)ppm = 1,000,000ppm

B:55.0ppm×(1/1.23)ppm=44.7ppm

C:37.0ppm×(1/1.23)ppm=30.1ppm

ATM 配置

使用该功能后,可在使用可选软件的“用户访问控制包”时,设置各命令的访问限制。

CIC

Compound Independent Calibration(化合物独立校正)的缩写。在进行色谱图分析时,使用该功能可将某种化合物的校正曲线用于其他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用途。通过此功能,即使在未知样品中检测出了标准溶液中没有的化合物,也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CPS

Counts per Second(每秒计数)的缩写。CPS 的值由计数/积分时间计算得出。

CRE

Common Reporting Engine(通用报告引擎)的缩写。在 MassHunter 4.1 或更高版本的软件中引入了新的报告模板和报告方式。与 4.1 版本之前 MassHunter 中使用 Excel 的报告不兼容。

DL

Detection Limit(检测限)的缩写,表示各元素在仪器中的检出限。根据不同的校正曲线公式,检出限的计算公式会有所不同。

EIC

Extacted Ion Chart(提取离子流图)的缩写。是一种离子流图,该图表绘制了相对于时间的特定质量数的计数。

EM

Electron Multiplier(电子倍增器)的缩写,是 ICP-MS 的检测器。

EMF

Early Maintenance Feedback(早期维护反馈)的缩写。该功能可通知您仪器的维护时间,例如更换旋转泵泵油的时间等。

ESM

Enhanced Stability Mode(增强的稳定模式)的缩写。该功能可避免因基体造成的时间漂移。在提取电极 1、提取电极 2、Omega 偏置和 Omega 透镜这 4 种离子透镜电压方面,软件可自动挑选出较难出现漂移的电压组合。在使用 ESM 的过程中,这些离子透镜的电压被固定成自动设置的值,无法修改。

HMI

High Matrix Introduction(高基体接口)的缩写。是一种等离子体模式,该模式可使用稀释气体,对从雾化室引入等离子体中的样品量进行限制。通过该模式,可分析基体浓度较高的样品。

P/A 因子

检测器的操作模式分为脉冲模式和模拟模式两种。在脉冲模式中,检测器返回的是引入至检测器中的离子的数量(计数)。在模拟模式中,检测器不是返回计数,而是返回与计数成比例的电流读数。P/A 因子就是用来将电流读数换算成计数的因子。

QC 配置

该窗口在智能序列软件中,您可在其中创建智能序列专用的样品类型,并定义针对该样品类型的智能序列专用的比较表达式。

QC 报告

该报告中记载了 QC 检查专用样品的评价结果。

TIC

Total Ion Chart(总离子流图)的缩写。是一种离子流图,该图表绘制了相对于时间的全部采集到的质量数计数的总和。

VIS

Virtual Internal Standard(虚拟内标)的缩写。如果由于质量数而发生漂移,您必须选择与待测元素接近的质量数的内标物质。然而适合作为内标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故无法一直选择与待测元素接近的质量数的物质。因此,可以根据内标物质的分析数据进行插值拟合,计算出与待测元素质量数计数相同的虚拟内标物质,并以此进行校正。如果发生基于质量数的漂移时,此功能提高了内标校正的准确度。

加权

使用该功能后,会根据预先决定的规则,对校正曲线上的各数据点应用不同的加权后再计算回归方程。例如,使用 1/x 或 1/y 进行加权,可将重点放在原点附近的数据点上。通过该功能,可避免回归方程较大地偏离原点。

快速批处理报告

该功能可将整个批处理的所有样品的定量结果作为一个报告进行导出。

快速扫描

该功能可在常规数据采集之前,以较短的积分时间获得全谱图。使用此快速扫描可对采集的数据执行半定量分析。通过此功能,可以获得在常规数据采集中未采集到的元素的大致浓度。

干扰方程式

如重复检测出了与采集对象的离子的具有相同质量数的其他离子时,该计算公式可对其进行校正,以计算出原来的信号强度。

曲线拟合 R

校正曲线的各数据点之间的相关系数。

禁止的质量数

将大量的离子引入检测器后,可能会缩短检测器的寿命。为了避免此类采集的问题,您可以设置禁止的质量数来防止预计会产生极大信号强度的采集质量数。

空白浓度扣除

从未知样品的浓度中减去空白样品的浓度后进行校正。通过在软件上将数据文件的样品类型指定为空白样品专用(FQBlk 或 SQBlk)时,该数据文件将被视为空白样品,并从未知样品的浓度中减去。

校正曲线

通过分析已知浓度的样品,该图表绘制出了针对取得浓度的 CPS 值(或色谱图分析时的积分结果)。可以使用校正曲线的回归方程,将未知样品的 CPS 换算成浓度值,计算出未知样品的浓度。

校正曲线级别

通常通过分析多个已知浓度的样品来创建校正曲线。这些单个的已知浓度被称为一个级别。例如,可设置为如下:级别 1 为 0ppb;级别 2 为 5ppb;级别 3 为 10ppb。

采集参数

该参数用于指定采集质量数、积分时间、蠕动泵参数、调谐参数等采集数据相关的各项条件。

采样周期

在 TRA 模式下采集数据时,在到达指定时间之前,将重复采集多个质谱图。采集其中一个质谱图所需的时间被称为采样周期。

死时间

是指检测器的死时间。在脉冲模式采集时,在一个比特定时间短的间隔中,多个离子达到检测器时,检测器只能检测到第一个离子。因此会出现漏计数的情况。通过测量此死时间,并在仪器内进行设置,仪器可自动校正漏计数。

死时间校正

该自动校正功能可测量检测器的死时间,并将此设置为仪器的系统参数。

自定义调谐

是一种调谐方法。与自动调谐一样,可自动优化离子透镜参数。采用自定义调谐时,用户可在自动优化后对该结果进行修改。

失败时的操作

如测定值不在预先设置的允许范围内,将执行该处理。

自动调谐

通过进行自动调整,优化离子透镜的电压,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

周期块

是一种样品表功能。可设置成按照一定的样品数量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来采集特定的样品。通常情况下,用于定期采集空白或已知浓度的样品,以便确认连续采集过程中的仪器性能。

充样

是一种 AVS 参数,可在采集结束之前,指定使样品填满 AVS 的定量环的时间长度。

重复次数

采集模式为质谱图时,您可以设置“重复次数”作为采集参数。可指定 1~100 的值。重复指定的次数来获取质谱图,并根据其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

将数据转换为 AIA 格式

该功能用于将 TRA 数据转换为 AIA 格式。原始数据将被保留。

将数据转换为 LC/MSD,GC/MS ChemStation 格式

该功能用于将 TRA 数据转换为 LC/MSD,GC/MS ChemStation 格式。原始数据将被保留。

色谱图数据分析

可选软件,通过启用该软件,您可获得 LC 或 GC 色谱图数据的峰值检测和定量计算。

信噪比

在色谱图分析中计算出的背景和信号的比率。

数据批处理

该文件夹中包括了所有与采集有关的数据,例如采集方法、分析方法、调谐参数、样品列表及数据文件等。数据批处理带有 *.b 的扩展名。

数据分析方法

该参数用于指定待测元素、内标元素、校正曲线各级别浓度、离群值设置、QC 参数等数据分析相关的各项条件。

数据处理列表

在数据分析任务中,您可以在每个样品完成采集和分析后,指定运行脚本程序。通过此功能,您可以执行额外操作,例如针对每个样品输出 LIMS 文件等。

性能报告

该报告用于确认和记录灵敏度、背景、峰形及各种硬件参数等仪器的基本性能。

全局调谐

启用全局调谐后,只有调谐参数存储于系统中。启动和自动调谐将该调谐参数作为初始值使用,或将优化后的值反映至该调谐参数中。数据采集也会经常使用该调谐参数进行采集。

全定量离群值

出现 CPS 的 RSD 较大,或得到的浓度超过了校正曲线的范围等情况,导致定量分析的结果有任何问题时,可通过该功能在批处理表的单元格内添加颜色以进行警告。

双电荷离子

相对于金属离子(M+)的双电荷离子(M2+)。

双电荷离子比率

金属离子(M+)和其双电荷离子(M2+)的计数的比率:(M2+)/(M+)。

待机模式

在该模式下,等离子处于熄火状态,但仪器已通电且真空泵正在运转。当您不使用仪器时,请设置为这种状态。

第三种碰撞池气体

常用的碰撞池气体为氢气或氦气,但通过添加可选的硬件,您可以安装第三种碰撞池气体管线,以用于引入其他类型的碰撞池气体。此被称为第三种碰撞池气体。

短路测试

该自动测试功能用于检查离子透镜的接线是否出现短路。通过对离子透镜施加电压,并检查所施加的电压是否满足预期来进行测试。

智能序列

该可选软件可自动执行符合美国 EPA6020 等法定方法要求的精度管理。

智能冲洗

该功能可在采集后进行自动冲洗时,监测冲洗过程中的信号强度,并持续进行冲洗至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指定的阈值。此功能减少了先前样品残留在样品引入系统中对下一样品的影响。

通用方法

是预设方法分类中的一种。创建用于特定应用的预设方法称为应用方法。其他类型的预设方法则称为通用方法。

定量

该方法用于采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样品,创建校正曲线,并根据该校正曲线,计算出未知样品中的待测元素的浓度。

等离子体模式

使用预设等离子体时,您可以选择“低基体”和“常规”等预定义选项来指定等离子体条件。这些选项被称为等离子体模式。

同位素稀释分析

计算样品包含组分浓度的方法。在此方法中,一个已知量的同位素被添加至样品中,该同位素比的测量结果用于计算浓度。由于可执行高精度的同位素比测量,同位素稀释分析提供了比标准定量分析更精确的浓度。

同位素比分析

用来求出样品中元素的同位素比的分析方法。

同位素分析

与元素的同位素相关的分析。MassHunter 软件提供同位素比和同位素稀释两种分析方法。

内标元素

内标校正标准使用的元素。

内标校正

该方法可持续将一定浓度的金属引入至引入系统中,并以此为标准,对仪器灵敏度的时间推移变化进行校正。

内标质量数

作为内标校正标准使用的元素的质量数。

半定量

各元素的每个单位浓度的 CPS 大致是确定的。半定量分析是使用该值(半定量因子)从 CPS 中获得浓度的计算方法。尽管半定量分析无法得到像全定量分析一样准确的浓度,但您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大致的浓度,即使是标准溶液中没有的元素。

半定量因子

用于半定量分析的因子,是指每个元素单位浓度的大致的 CPS。分别有无气体模式和 He 模式专用的默认值。

半定量因子曲线

该图表绘制了相对于原子序数的半定量因子。执行了半定量因子校正时,除了校正前的蓝色曲线外,还会显示校正后的绿色曲线。

半定量因子校正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半定量因子曲线进行校正。通过在软件中将数据文件的样品类型指定为半定量标准样品(SQStd),该数据文件被用于校正。

半定量离群值

在半定量分析中,如果(1)元素的各同位素的 CPS 的比率与自然丰度比不匹配,且(2)在比待测元素质量数低 16u 的位置上存在过大峰值,则与峰对应的氧化物离子可能会干扰分析对象,并导致得到错误的结果。如果半定量结果有任何问题,可通过该功能在批处理表的单元格内添加颜色以进行警告。

批处理通用参数

您可以为 [批处理通用参数] 指定一些调谐参数。此处选中的参数可在所有调谐模式之间通用,在某个调谐模式中修改该参数值后,其修改内容将反映在所有的调谐模式中。

批处理结果

在 ICP-MS 数据分析软件中,存储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结果的文件。

分析文件

请参阅“ 批处理结果”。

分析模式

在该模式下,等离子体处于点火状态。使用该模式进行数据采集。

分析模式

ICP-MS 数据分析软件中选择数据分析方法的列表。分为质谱图、时间分辨谱图及色谱图(可选)选项。

用户调谐

通常情况下,启动是通过一个被称为“标准调谐”的调谐参数来执行。标准调谐由系统维护,用户无法自行编辑。相反,如果为启动选择“用户调谐”,可使用指定的任意调谐参数来执行启动。通过此功能,即使在有机溶剂或 GC 等与标准调谐不同的采集条件下也可使用启动。

冲洗 1 至 3

是一种蠕动泵参数。完成采集后,在您想对冲洗口进行冲洗,并还想使用稀硝酸另行进行冲洗时,可输入冲洗时间、泵的速度及样品瓶位置。最多可设置 3 项。

噪音算法

在计算色谱图的 S/N 比率时,用来计算噪音值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RMS]:RMS 噪音值

[峰到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泄漏检查

该自动测试功能用于检查碰撞池气体管线是否出现泄漏。

仪器控制

MassHunter 由仪器控制和数据分析两个部分组成。仪器控制部分通过与仪器进行通信,对仪器进行操作或采集数据。

仪器状态

ICP-MS 仪器的状态分为 3 种模式:分析模式、待机模式及关闭模式。可在 MassHunter Workstation 的 [状态查看器] 对话框、状态栏及仪器状态窗格中进行确认。详细内容请参阅各项目的描述。

仪表

该功能可在软件上实时显示各种真空系统的压力和气体流量。从 [视图] 选项卡的 [仪表] 组中点击 [仪表],最多可选择 5 项。值将被显示在仪器状态窗格内。

关机模式

在该模式下,仪器已通电,但真空泵处于停止状态(等离子体也已熄灭)。除紧急情况外,都应在这种模式下关闭仪器。

启动

该功能可在等离子体点火后,自动执行数据采集,以调整仪器或确认性能。

实验室 QC

该功能可在多个批处理中使用一个图表来显示 QC 检查样品的分析结果。通过此功能,可以监视仪器的长期状态变化。

审计跟踪文件

该文件可自动记录用户在 MassHunter 上操作的内容。用于保存 21CFR part11 等法规要求的审计跟踪。

应用方法

请参阅“通用方法”。

时间分辨数据

ICP-MS 有质谱图和 TRA 两种采集模式。其中,在 TRA 模式下采集的数据被称为时间分辨数据。

时间分辨分析

TRA 模式的其他名称。

暂缓执行时间

在启用了可选软件的“用户访问控制包”后,可要求用户在每次进行操作(例如,管理员对获取的数据文件进行批准)时输入用户 ID 和密码或要求输入修改理由。然而,如果每次操作都要求输入,可能会导致操作变得很繁琐。例如,针对管理员要批准的每个样品都要求进行输入。因此,可通过进行设置,在输入了一次之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再次要求进行输入。这段时间就是暂缓执行时间。

标准加入法(MSA)

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后创建校正曲线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直接将标准溶液添加至样品中,并完全校正如信号抑制或增强等的基底效应。

样品提升

是一种蠕动泵参数,可在采集结束之前,指定使样品提升至样品引入系统的时间长度。

样品列表

是一种样品表设置,该列表中只包括了一部分待测元素。当您只想分析指定样品的部分待测元素时,可以使用样品列表。可通过将特定列表分配到特定样品中,设置成仅分析特定列表中的待测元素。

样品类型

指定了校正曲线标准溶液、背景、QC 样品等各样品的作用。例如,通过将某个样品的样品类型设置成“Bkgnd”,该样品将作为背景进行处理并被使用在背景扣除中。

检查样品

指在通常的样品之间采集的空白样品和已知浓度的样品,用于确认仪器的动作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通过使用序列功能,每次对一定数量的未知样品进行采集时,会自动采集检查样品。

氧化物离子

相对于金属离子(M+)的氧化物离子(MO+)。

氧化物离子比率

金属离子(M+)和其氧化物离子(MO+)的计数的比率:(MO+)/(M+)。一般认为,等离子体条件中的该值越低也就越强(样品被有效地分解在等离子体中,抗基体性较强)。

碰撞池气体流量优化

是调谐窗口的一种功能。在使碰撞池气体的流量发生变化的同时,采集空白和调谐溶液,并以图表方式显示。用户可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决定最佳的碰撞池气体流量。

离群值

针对怀疑有异常的数据,可通过该功能,在批处理表中添加颜色进行显示。详细内容请参阅全定量离群值和半定量离群值。

离子数据库

该窗口用于显示元素或分子离子的同位素丰度比。还可以根据选中的元素或分子离子的同位素丰度比,在质谱图上绘制预期的同位素丰度比。

离子流图

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 ICP-MS 的信号强度(计数)的谱图,主要用于绘制 LC、GC 等色谱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纵轴绘制特定质量数的计数的谱图(EIC),另一种是绘制采集的所有质量数的计数总和的谱图(TIC)。

稳定性趋势图

该图表用于显示序列采集过程中的 QC 样品的 CPS 和内标的 CPS 的时间推移变化。通过此图表,可在连续采集过程中,确认仪器状态是否存在异常。

稳定时间

是一种蠕动泵参数,指定样品提升至样品引入系统到实际开始采集为止的稳定时间的长度。

维护日志

该功能用于保存旋转泵泵油更换、采样锥冲洗等仪器维护记录。

计数

检测器在积分时间内检测出的特定元素的离子数量。与样品中的该元素的浓度成比例。

设置调谐方式

用来选择调谐模式的对话框。您可从“自动调谐”、“自定义调谐”或“信号监测”之中选择。

调谐参数

指定采集时仪器状态的各种参数的集合。调谐参数中包括各种气体的流量、施加在等离子体上的功率、蠕动泵的转数、施加在各种离子透镜和检测器上的电压、四极杆的参数等。

调谐模式

ICP-MS 可以通过切换多种采集条件来执行单个样品的采集。其中每一个采集条件集都被称为调谐模式。

使用 7800/7900/8900 时的最大调谐模式数为 16,使用 7700/8800 时的最大调谐模式数为 8。

调谐报告

用于检查灵敏度、背景、峰形等各种调谐模式的调谐状态的包括在批处理内的报告。

调谐检查

该功能可在采集批处理数据之前或采集过程中,输出用来确认仪器性能的调谐报告。在 [设置] 对话框的 [选项] 类别中勾选了 [批处理中的调谐检查功能] 时变为可用状态。

质量数歧视校正

测量同位素比时,由于用来计算比率的两个质量数之间的灵敏度差异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可通过测量已知的同位素比的样品,对误差进行校正。这被称为质量数歧视校正。

质谱图数据

ICP-MS 有质谱图和 TRA 两种采集模式。其中,在质谱图模式下采集的数据被称为质谱图数据。

载入选项

选择在启动中使用“标准调谐”或“用户调谐”的用户界面。

进样针冲洗

该蠕动泵参数指定了采集结束后在自动进样器的冲洗口进行冲洗的时间长度。

进样针冲洗 1 至 3

是一种蠕动泵参数。通过此设置,可在完成采集和冲洗 1 至 3 后,对冲洗口进行冲洗。您需要指定冲洗时间和冲洗时的蠕动泵的转速。最多可设置 3 项。

锁定 UI 时间

使用可选软件的“用户访问控制包”时,通过设置该时间,在此时间内未对 MassHunter 进行操作时,可对 UI 进行锁定。使用此参数指定到屏幕锁定为止的时间。

队列

MassHunter 必须处理的任务列表。例如,用户对 MassHunter 软件发出采集数据、执行启动等命令后,这些任务被添加至被称为队列的列表中,并按照先添加先处理的顺序来处理任务。

雾化气

雾化气是引入雾化器中的氩气。样品在雾化器内变为细小的雾状物,与雾化气一同被引入至 ICP-MS 内。
备注:画面上的词汇“载气”在 MassHunter 4.4 中已更改为“雾化气”。

预冲洗

该功能可以在采集结束之前开始冲洗,以缩短样品采集后的冲洗时间。在预冲洗运行时,自动进样器会在采集结束之前移动至冲洗口和冲洗瓶处。由于样品引入系统中有死体积,因此冲洗液到达雾化器需要一定时间。当冲洗液进入样品引入系统时,会继续使用样品引入系统中残留的样品进行采集。“预冲洗时间”参数用于指定在采集结束前,多早开始进行冲洗的时间。必须将预冲洗时间设置成比提升所需的时间更短的时间。

预冲洗时间

该参数指定了在采集完成前多久开始预冲洗。

预设方法

指预先定义的用于特定采集的典型采集条件和采集参数的文件。一般情况下,以预设方法为起点来创建批处理,然后根据需要编辑参数比较方便。

预运行监测

该功能可在采集开始之前,监测来自 ICP-MS 的信号,并在软件上绘制信号的图表。通过此功能,用户可在样品被成功引入仪器后,通过图表确认信号已处于稳定状态,再手动开始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