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分析方法表中选择「半定量分析」时,设置分析参数。
拖动 可以移动工具栏。
移至 上一个分析方法设置。
[元素]
对话框显示,可添加半定量因子校正用元素。
删除选中的元素。
显示 [半定量基本参数]
对话框。设置用于批处理的半定量因子、质量数、报告的质量数等基本参数。
所设置的参数将被应用于数据分析方法,但不会被应用于全局的半定量基本参数。
作为半定量中使用的数据,
选择 [IntelliQuant]、[快速扫描] 或 [主要数据] 任意一个。
在[数据]中选择 [IntelliQuant] 后,将自动利用快速扫描数据执行半定量。此外,数据分析窗口中显示 IntelliQuant 窗格,可在元素周期表中确认各元素浓度和干扰水平。
如果关闭批处理表窗格的 [开始] 选项卡的 [批处理选项] 组中的 [iQ 评级],批处理表选项卡将显示 [IntelliQuant] 选项卡。
在 [数据] 中选择 [快速扫描] 后,批处理表选项卡中会显示 [快速扫描] 选项卡。[快速扫描] 选项卡的批处理表中显示半定量离群值。此外,数据分析窗口中显示半定量因子窗格。
如果在采集方法设置中选中全部质量数,则选择主要数据。此时请同时指定调谐模式。
在半定量因子校正中使用标准样品时,设置标准样品(SQStd)的元素和浓度。添加元素,在点击
显示的[元素] 对话框中添加元素。
执行半定量分析之前,为校正半定量因子,需要测定标准样品。将包含 3 到 4 个元素的已知浓度的样品用作标准样品。根据标准样品内的已知元素浓度,校正所有元素的半定量因子。因此,标准样品的元素必须涵盖质谱图的低、中、高质量数范围。
显示原子序数。
显示元素名称。
输入标准样品浓度。
从列表中选择浓度单位。
内标校正中有自动添加模式和常规模式 2 种模式。如果更改模式,设置不保存。
进行内标校正时,从列表中选择内标模式。
自动添加模式在内标通过蠕动泵自动添加(添加联机内标)时使用。此时虽然不知道准确的内标浓度,但是对于所有样品(校正标准、空白样品、未知样品等)会进行等量添加。
利用下式计算:
内标因子=(在「SQISTD」中指定样品类型的数据文件中的内标元素的 cps)/(测定样品中内标元素cps)
未知样品浓度 =(测定样品 cps)×(内标因子)×(稀释因子)/(半定量因子)
进行手动内标校正时,应先采集内标数据文件,再采集用于内标校正的数据文件。当使用序列时,应将内标校正设置为 [类型]。该标准数据文件所对应的样品溶液可以是采用在线添加内标方式测定的空白样品或者标准溶液。
常规模式在将内标元素添加到待测样品中时使用。该模式还可以用于 LA 联机分析,基体元素作为内标。内标校正因子根据半定量因子进行计算。在「SQISTD」中指定样品类型的数据文件在该模式中不需要,但需要设置内标元素的浓度。
利用下式计算:
内标因子 =(内标元素的半定量因子)×(测定样品中内标元素浓度)/(测定样品中内标元素 cps)
未知样品浓度 =(测定样品 cps)×(内标因子)×(稀释因子)/(半定量因子)
对右键单击方法表窗格时显示的子菜单中可执行的指令进行说明。下述以外的指令,和工具栏或功能区指令具有相同功能,因此请参阅相应指令。
显示 [导出表](整表)对话框,导出整表。选中包含表的窗格时可运行。
显示 [导出表](区域)对话框,导出表中选中范围的数据。在表中选中一定范围内的单元格时可运行。
将选中数据复制到剪贴板中。如果选中表格式窗格,则选中范围的行或列将被复制。
粘贴用复制指令复制的数据。
在表格式窗格中对数据进行了排列时,将显示顺序返回默认状态。
在垂直方向同时选择多个单元格时使用该指令,可将第一个单元格内的值输入到所有选中的单元格中。
显示 [页面设置] 对话框,进行打印时的页面设置。
显示 [打印] 对话框,打印选中窗格的内容。
显示 [打印预览] 对话框,显示打印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