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

干扰校正方程式的思路

如果样品基体浓度较高,且含有像 Cl 这样的元素,那么将形成大量的分子离子干扰其他元素的测定。通过干扰校正方程可校正部分分子离子的干扰。另外如果希望测定样品中的所有同位素,也可以使用校正方程式。下面举例说明。

例)

要测定 As 时,溶液中的 Cl 和 Ar 结合形成的 ArCl + 离子干扰 As 75 的测定。

ArCl + 质量数 75, 77 丰度比为 75.8 : 24.2(Cl 的同位素比),根据质量数未为 77 的 ArCl + 计数可计算质量数未 75 的 ArCl + 计数,减去这部分计数即为 As 计数。但是,质量数 77 中有 Se 的同位素,所以如果样品中含有 Se,则质量数 77 的计数增大。但是由于 Se 中存在质量数 82 同位素,因此可通过测定质量数 82 的计数来估计质量数 77 的 Se 的计数。如下所示。

Illust_00254_A_2.png 

As、Se、ArCl 的同位素模式

通过下列干扰方程计算 As 的计数值

75C、77C、82C 分别为质量数 75,77,82 的计数)

所以,使用干扰校正方程式定量 As 时,需要测定质量数 75、77 和 82。

另外,干扰校正方也可分析同位素比随样品源改变的元素,如 Pb。此时,应测定 Pb 的所有同位素来计算 Pb 的总浓度。

1,000×75C - 3.132×(77C - 0.874×82C)

As、Cd 的干扰校正方程式如下:

 

如果分子离子的信号相对测定元素的信号过大,则干扰校正方程式误差增大,需要注意。例如分子离子的信号有 10,000 计数,则标准偏差为约 100 计数。这种状态下,如果测定元素的信号为 100 计数,则使用干扰校正公式也不能正确校正。而且如果多个计算公式重复使用内标校正时,这些误差会累积,所以干扰方程式越复杂误差越大。

 

干扰校正公式的设置

通过元素选择窗格 [选择元素] 进行。

校正方程式中的括弧必须全部展开,为各质量数设置参数。干扰校正方程式的需在采集参数之前设置。

此时,如果将被校正的质量数选作测定质量数,则用于校正的其他质量数也被自动设置为测定质量数。